咩料:房託基建股
來源:明報 原文連結👈👈👈👈
---
楊書健:房託納基建股 收入趨多元化
文章日期:2018年4月9日【明報專訊】上周本公司研究總監發文討論了投資者如何將基建股和基建信託融合到房託組合之中。房託投資者一般追求現金收入和中長期的資產回報,基建股亦可達至差不多的目標,而且兩者的基本面不盡相同,因此同時投資兩者,往往能更多樣化。我在澳洲,就有一隻基金,同時投資兩者,兩年的成績亦跑贏了當地的房託指數。
基建項目多樣 分工明確做獨市生意
地產和基建最相近之處,是兩者皆是經濟載體,價值由當地的經濟成長率所主宰。兩者的開發,亦會刺激當地經濟發展,往往可以相得益彰,愈做愈大。像執筆一刻,我跟太太兒子坐在台北往台中的高鐵上面。以前沒有高鐵,台北到台中需要3個小時。現在變成了1個小時,多留一天就能造訪台中,增加了當地的遊客數量。
不過,兩者的不同之處也有不少。例如地產的主要收入來自租金,租金水平通常因應市價而定,透明度較高,管理方面會涉及調整租戶組合和物業管理的事宜;基建設施因為大多由單一機構維持,相對較不透明。不過,政府通常會在收費及營運上有一定監管,設施所收取的費用會有政策規定或按通脹/經濟增長而調整,例如香港的鐵路票價就受限於由通脹調整的「可加可減」機制。此外,基建設施在現實生活呈現的模式較以樓房形式出現的房地產多樣化,鐵路、收費道路、港口、橋樑、水電供應及輸送設施、電訊網絡等,社會基本運作所需的設施都可納入為基建。
了解政策限制 掌握發展風險
當然,地產和基建的競爭優勢亦建立在不同方式。地產的競爭優勢來自地段,但是執行之時,品牌往往有很大的影響。同一個商場,由領展(0823)或Westfield 營運,租金往往較其他人為高。但是基建則通常是自然獨巿生意,例如一個城巿,往往只有一個機場,部分城巿有幾個機場,則經常會分工明確,在各自的領域之內做獨巿生意。基建另一特點是會隨當地發展,逐漸擴張。本港地鐵由當年1條線,到後來十幾年有藍綠紅3條線,發展到今天由地下鐵路及九廣鐵路合併而成的港鐵,擁有十幾條路線,就是最好例子。投資基建股,必須了解當地政策,知道哪一種基建將會擴張和將會面對的限制,掌握當中的機會和風險。此外,投資者亦需了解個別公司的擴張策略,能否在下一波發展之中受益。
正因為房託和基建股,主宰發展的大方向類似,執行細節卻截然不同,所以才會將兩者融合為一,既維持了現金加長期增值的大原則,但又加入了更多投資因素,增加投資者獲利的機會。
安泓投資總監
[楊書健 泓觀亞太]
<咩黎架?>房託納基建股 收入趨多元化
Reviewed by T1
on
4/14/2018 07:24:00 下午
Ratin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