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日新聞先:2018.6.4 (星期一)
咩料:你做到低買高賣投資,定剛剛相反?
來源:iMoney 智富 原文連結👈👈👈👈
---
退休心理學 投資不賺盡
13:15 2018/06/04
許敬文,講起名字你未必記起是誰,但一看相片,相信很多人也認得出他。他曾任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每月的消委會調查新聞也在報章雜誌中亮相,現在是存款保障委員會主席。過去他在記者會上正經八百地解說研究報告,沒想到公職背後、年屆60的許敬文,是笑聲不絕的睿智老人,豁達地笑對投資和退休。
部署退休,他認為投資毋須賺到盡、不用太貪心;退休並不需預備太多錢,夠用便可以,反而心理上的準備最重要。
許敬文已有一段時間沒有在消委會新聞裡曝光,原來他在消委會已工作了6年,並於去年10月底任滿,現時出任存款保障委員會主席。脫下各種公職,許敬文半生都在大學裡打滾,任教市場學,亦曾任中文大學副校長,現為中文大學市場學系講座教授。
現年60歲的許敬文,可有為退休作財務準備?他慶幸大學提供了退休金(ORSO),主要是選保守、平穩及增長的基金,「只有8個至9個選項,慳好多行政費,收費也好少。」他自己也是隨年齡增長,由增長型基金,一直轉移至平穩及保守基金。
不理性投資易招損
許敬文的研究專長正正是消費行為和心理,前兩年股市低迷,人人不敢入市,他卻看準機會趁低吸納,2016年初,恒指一度跌穿20000點,許敬文趁機為子女上投資課,教他們投資買股票。他笑言自己其實也不懂股票,但只知道盈富基金(02800)。「結果等不到(近半年)30多元,到20多元他們也賣光了。他們也會說:早知現在才賣。」許敬文卻教子女,投資要有目標,同時做人不要太貪,他滿足地說:「放銀行一年得半厘利息,現在(這次賣盈富)回報要定存幾廿年才有!」
談到投資,「我喜歡觀察人的消費行為和投資行為,投資理性是低時買、高時賣,但人性卻是股價低時不敢買,認為還會跌下去,例如今日匯豐70多元,如果明天60元你買不買?到了60元又不會買,跌到50元也不買。如果升到70元,又想明天升到80元,股價高又不肯賣。」他認為大部分散戶買股票蝕錢,皆因做投資決定時不理性。
退本要準備好心理
他謙稱自己「理財唔叻」,笑言因為不是有很多財可以理。「投資賺錢要做功課,不是碰運氣。但是做教授的人通常性格心態也是追求平穩生活,多一點空間做教學研究工作,不能夠每日睇財經報紙雜誌。」他自言最大的投資是自己健康、太太及子女,例如希望屋企人住得舒服,有良好的居住環境。提起住屋,他透露自己在香港買第一層樓,正正在1998年近高峰入市,到了2003年樓價下跌了一半,但許敬文豁達地說,「當時沒有不開心,因屋企人住得開心,當然也估不到十多年後升回來。」
他更說錢夠便算,「我很滿意現在的生活形式和水平。」他育有3個子女,全部已大學畢業,一身「兒女債」已放下。對於退休,許敬文說已做足準備,「錢多有多使、少有少使,又不是沒地方住,又不會病了沒醫生看。」
他認為準備退休最重要不再金錢,而是心理。「我有一些朋友,算是中產,退休不開心不是因為錢,也不是因為健康,而是心理上不適應。」退休前每天工作也很忙碌,但一到退休突然沒有工作,他認為長者要學習發掘新的興趣,同時也要做一個「通氣」的老人家,「我常常和太太說,到70歲、當子女有自己的家的時候,每個月回來飲餐茶就夠,後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壓力,要他們每天陪?你其實是不現實的,對他們發展也不好。」
撰文:葉卓偉
---
<低買高賣.做得到嗎?>退休心理學 投資不賺盡 | Retirement Investment Psychology
Reviewed by T1
on
6/10/2018 12:00:00 下午
Rating:
Reviewed by T1
on
6/10/2018 12:00:00 下午
Rating:

沒有留言: